近期,工业界已掀起了已中美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中美两国趋于同步,甚至可能在美国之前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美国的优势是它的创新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它的缺点是工业空洞,许多高技术无法进入市场。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无论你的技术有多好,如果你不能成为市场接受的产品,它就是一张废纸。 中国的优势是将技术转化为市场所接受的产品,随着投资的增加和教育科研的进步,中国的创新能力正在迅速提高,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通过成熟的工业化进程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牢牢抓住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绳索'。 与第四次工业革命有关的一系列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生物工程、基因技术、高端医疗设备制造(PCR仪器、定位器、自动管道)等,其核心是网络、信息和智能的深度结合。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相比,它更具有颠覆性、革命性和爆炸性(数字技术的使用有可能加速医疗器械/IVD工业在产品研发、质量和生产率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并可能形成一个新的行业、新的商业类型)。 毫无疑问,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包含来自各个层次的各种技术和技术,以改变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在未来的人类保健、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增长机会。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前十年行动...
发布时间:
2020
-
09
-
15
浏览次数:0
5G在2020年已经如火如荼,在医疗领域,贝斯曼认为5G已经绽放了属于自己的光彩。 5G带来移动医疗 5G为医生及患者带来的便利,首先就是实现移动查房与护理。 在传统医院查房时,临床医生需要逐个找到患者资料。接入5G网络后,临床医生通过移动平板、移动查房车等终端设备,可调阅相关患者的病历资料,包含生化检验结果、医嘱、检查报告,并在线浏览医学影像、及时处理。5G网络大带宽、低时延特性,可保障医疗数据影像的秒级下载,大大提高了查房效率。 此外,护理人员通过移动护理车等终端设备接入5G网络,可将临床护理信息系统从固定的护士工作站,延伸至病人床旁,对患者进行身份智能识别、体征数据现场采集、医嘱执行全程跟踪等。尤其在护理高峰期,可帮助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5G让医疗“远程” 针对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跨地域就诊难的难题,5G也带来了解决的希望。 得益于5G的网络能力,可实现患者档案秒速加载、超高清视频无损传输,医生可同步调阅患者数据,专家可随时随地接入,进行远程会诊讨论和指导,会诊不再有固定场所的限制。在中大八院的诊室内,随时可见影像同屏交互操作和实时音视频互动的“诊断现场”。除了一对一,还可开展一对多、多对多的移动会诊。 除了会诊,远程专家也可参与查房。利用现场移动查房推车传输回来的病房画面及患者信息,打开移...
发布时间:
2020
-
09
-
11
浏览次数:0
近日,特斯拉和发射火箭的SpaceX的创始人马斯克又开始整活了,他旗下的另一家公司Neuralink的一项“科幻”级产品——脑机接口正式向大众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了。脑机接口有什么用?马斯克用了一小时的时间在三只小猪身上实践演示,告诉人们脑机接口可以将生物的脑部信息向外输出也可以通过不同级别的电子信号刺激生物脑神经元,实现外部及其向人脑的信息输入。实验中显示,除了检测小猪脑部的运作情况,脑机接口能靠激活电极触发大脑特定区域的神经元,并且通过神经元活动预测猪的四肢运动。马斯克表示:脑机接口可以针对失忆症、听力缺陷、视力缺陷、心理焦虑、身体瘫痪、毒烟酒瘾、中风癫痫、脑部损伤等症状,人们可以植入脑机接口进行治疗或者缓解。上述症状采用传统打针吃药的方式很难见效,使用脑机接口可以变相的代替大脑部分功能,将所接受到的大脑已经不能处理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传输到神经元中。脑机接口应用已有实例一段时间以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韦克斯纳医学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表示,他们已经能够使用脑机接口系统恢复严重脊髓损伤的患者手部触觉。该脑机接口技术利用了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神经信号,通过将残存的、低于知觉反应范围的触觉信号转换成有意识的知觉,并反馈给参与者,达到增强神经信号的目的,这一技术也极大地丰富了瘫痪患者的运动功能。这项研究的参与者是 28 岁的Burkhart,他在 2010 年的一次潜水时不幸发生意外,并因脊髓损伤...
发布时间:
2020
-
09
-
08
浏览次数:0
贝斯曼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仪是贝斯曼的核心主打产品,畅销海内外,是国内外许多医院的“座上宾”。本文来讨论血流检测仪中的血流数值该如何检测? 血流速度是人体一个重要的生理参数,它对疾病的研究及临床诊断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上肢动脉血流速度参考整体范围在40-160cm/s肱动脉峰值血流平均速度:75.0±22.0cm/s 桡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在:42.5±12.5cm/s踝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在:42.0±14cm/s足背动脉峰值血流速度:40.0±11.5cm/s 当小于以上数值时,结合波形(理论波形会呈现相同价值信息)分析,该患者血管存在一定程度(视波形及数值)血管堵塞;当数值较患者稳定的数值大或者大于以上数值时,结合波形(理论波形会呈现相同价值信息)分析,该患者血管存在一定程度(视波形及数值)血管硬化(硬化到一定程度将形成堵塞),且心脏超负荷工作,或血管痉挛引起的狭窄; 说明:由于人体不同部位的血管直径、走行不尽相同,因此其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也可相差较大。临床上对上述指标参数尚无统一的标准参照值。但针对某个特定的血管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组间对照,组内前后对照),上述参数可以作为良好的临床客观指标。 血流检测仪末梢动脉探测 血流信息取决于血管搏动状态,多普勒音音质,广泛应用于诊断末梢动脉闭塞性病症。一般...
发布时间:
2020
-
09
-
04
浏览次数:0
新技术助推医疗器械加速发展1、医疗器械+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集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以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新技术科学。医疗是目前人工智能各个应用领域中一个发展较快的领域。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快速增长、医疗资源供需严重失衡、区域分布不平等等问题,对医学人工智能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同时,我国具有人口基数大、产业组合丰富、人才储备充足等特点,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014年以来,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医疗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许多传统的医疗相关企业也纷纷引进人工智能人才和技术。 目前,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从应用领域来看,主要分为12个领域:语音识别、医学影像、药物挖掘、营养学、生物技术、急诊室管理、医院管理、健康管理、心理健康、穿戴设备、风险管理和病理学。每个领域的核心都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其中可穿戴设备和医学成像设备是市场上最流行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才压力的缓解,人工智能必将在这些医疗器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医疗器械+机器人自2015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文件,推动中国制造的转型和升级,其中机器人产业作为改造升级的核心,已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而医疗领域作为民生的一个重要领域,医疗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也是政府大力支持的重点。近年来国家颁布的多项发展计划都为医疗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规划和指导,以...
发布时间:
2020
-
09
-
01
浏览次数:0